查看原文
其他

阅读不止于世界读书日,药大年度“借阅达人”的分享了解一下?

新媒体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2019-05-25


  “如果有天我们湮灭在人潮之中,庸碌一生,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。”



  当碎片化阅读充斥生活,纸质阅读日渐式微,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我们抛下了沉重的书本,因为网络上有着最丰富新鲜的资讯,但与此同时,杂乱的信息也使我们焦虑难安。

 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我们采访了2017年度读者借阅排行榜(学生读者)前三名的同学,希望能够唤起你对书籍的想念。



学生时代是阅读的黄金时代

韩贝贝

2016级 药学(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) 专业

2017年在馆借阅225册次


  韩贝贝2017年在药大图书馆的借阅册次达到了225次排在读者借阅排行榜的第一位

  谈及借阅量,韩贝贝谦虚地说:“其实都是大一的时候拉上去的。我大一是商院的,商院大一的课程相对少些,但是经济学需要比较广博的积累来养成思维,我高中的积累比较少,所以就花了时间去读上财、对外经贸的课本来恶补。”


韩贝贝的书架


  现在就读于16级生基班的韩贝贝,借的书却大多是“文史哲”类,用她的话来讲,理性的东西学多了,就会刻意地去寻找感性的东西互补。她认为理科并不只需要数字和定律,更要有一种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”的情怀,因此她常说“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人不会走得太远。”

  读文学类的书籍,她喜欢读诗歌散文,喜欢唐诗,喜欢屈原、俞伯平和林语堂。读史哲,她会按照近代史和马哲的进度和老师的推荐,去找相关的书籍扩展知识面,比如《尼克马可伦理学》和汤一介的相关论著。


韩贝贝的练笔


  受父母的影响,读书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。她偏爱纸质书,喜欢随手勾画做笔记,或是在白纸上写下读书的感受,摘录一些句子,也喜欢书画自娱。大一结束之后,她将一些书画送给了辅导员作离别赠礼。从前她大概每天花一个小时读书,升入大二课程变多,她便坚持每天睡前读书半小时,积少成多。

  读书对她而言,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?“大概就是能从书中寻找到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吧。”有的书开始的时候读不懂,就会一读再读,比如最近她在看汪曾祺的《人间草木》,最初就是初中接触到的。读书也使她变得更加平和,之前读一些苏俄反沙皇的小说时比较叛逆,现在的她更加懂得与别人适当融合的重要,“或许这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历久弥新的原因吧。”


韩贝贝的笔记

关于读书,韩贝贝有一些想说的话:

  • 其实借阅册次并不代表什么,大家也不要盲目地去追求读书的量。很多书我其实是读了很多次才读完,才能够理解的。重要的也并不在于你读了多少,刻意追求速度过目而不走心,这样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。

  • 读书其实和许多东西一样,都是触类旁通的,是个相互印证的过程,万事开头难,开始读的时候可能并不轻松。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读了同一类别的很多书,之前的积累就会帮你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,让你越读越快、越读越通,形成良性循环。

  • 还有读书要专注,心无旁骛,要入境。入境的话,你会读得很快很深。比如我阅读到肖复兴的《母亲》一文时,感觉我好像也有那样一位善良的继母,打破了我对继母就是毒打、白眼的刻板印象。阅读舒乙的《冰心先生》时,我似乎就像冰心先生一样,陪伴过无数儿童,和吴文藻先生走过半生……


韩贝贝推荐的书籍


  韩贝贝想向大家推荐梁漱溟的《中华文化要义》。她的大学英语李朋老师、马原王健崭老师也曾推荐过这本书。“在当时的背景下,梁先生没有盲从当时的风气、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,以一个近代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。”



“读过多少书,就经历多少人生”

欧阳琴

2015级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专业

2017年在馆借阅172册次


  其实在2016年,欧阳琴就登上过学生读者借阅量排行榜,并以294册次高居榜首。她涉猎广泛,既看小说、散文和诗歌,也看科普、社科和心理等方面的书籍。相较于其他一些社会任职课余活动丰富的同学,欧阳琴更愿意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。

  从小阅读的习惯,使欧阳琴有一种面对不同观点时更开放的心态。高一到现在,欧阳琴写日记的习惯从未丢却,她认为日记可以记录下来当时的感受,过一段时间回过头看,自己的看法可能就会有不同,这种感觉很奇妙。


欧阳琴的书架


  其实摆在书架上的书反而是欧阳琴最不常读的书,因为刚借来的、未读过的书对她有更强的吸引力。平日里遇到感兴趣的知识,欧阳琴就会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,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。

  欧阳琴有固定的读书时间,每天的早起后和午睡前,至少读书半个小时。她喜欢在户外看书,因为户外的空气更加香甜,更容易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。阳台是她的“根据地”,晒着太阳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手里捧着带有墨香的书卷,别提有多惬意了。


欧阳琴的借阅报告


  读书最吸引她的地方是不同的世界观。她说,“书籍是用作者的思维模式表达的思考,也是作者的眼睛看到的世界,这个世界可能会和我所习以为常的世界截然不同。我很喜欢去看到这样和自己生活不一样的地方。自己只能够以一个角度去了解世界,但读书使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,这真的很有趣。”

  “想看的书图书馆基本上都有,而且有很多很多精彩有意思的书。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图书馆,感觉帮我省了好多钱。而且学校图书馆还会常常进新书,这个真的很棒!”她说。



  对她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竹内熏的《假设的世界:一切不能想当然》。谈及原因,欧阳琴认为正如书名所说,我们认为是常识的毋庸置疑的东西其实是存在争议的,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正确,人们当作真理的“科学知识”,都不过是“假设”而已。不论是社会制度的变迁,还是电脑或网络的出现,都是因为破除了古老假设的樊篱,并且构思出新的假设。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,大胆地怀疑常识,才是扭转世界的立足点。



“读书是一种探索新知的乐趣”

巨雅芳

2014级 药学(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) 专业

2017年在馆借阅163册次


  和欧阳琴一样,巨雅芳也是借阅量排行榜的“常客”。巨雅芳平时喜欢阅读故事情节发展激荡、结局出乎意料的小说;还有历史类和人文科学类,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宋明方面的著作;以及地图类和旅游类,介绍世界风土人情和美食的游记。在中学时代,她就已经离不开书了,喜欢涉猎各种书籍和杂志,喜欢通过看书了解她所不知道的世界。即使在高三准备高考学业繁忙的时候,她也还是放不下读书的习惯。2016年时,她就以250册次的借阅量登上过年度借阅排行榜。


巨雅芳日常借书


  对于巨雅芳而言,读书能给枯燥的理科生活带来丰富的色彩,即使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,但通过看书,也能够建立起个人的思维空间,沉浸在自己的“小世界”里。

  她对时间的看法有所不同,在她的眼里,人生每个阶段都很忙,事情都是要抽时间来做的。闲暇时候时有些同学可能选择三两出游、聚会、运动,而巨雅芳选择了“宅”,没事就去逛逛图书馆,归来时却满载而归,如同狩猎一般,窝在宿舍享用“猎物”。读书俨然变成了一种享受。兴趣使然,巨雅芳自学了日语,现在通过了日本语能力测试N1,图书馆丰富的相关资源帮了她不少忙。



  她说自己是兴趣使然型动物。遇到喜欢的点就想一直挖掘下去,越挖掘越觉得这个方向吸引到自己,就像是芝诺的“知识圆圈说”,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,圆圈里面是已知的,圆圈外面是未知的。知道的越多,圆圈也就越大,同时不知道的也就越多。知识越丰富,所接触的未知面就越广泛,疑问也就越多。可能“读书的乐趣”对她而言,正是不断探索发现新知识带来的乐趣吧


巨雅芳推荐的几本书


    在众多读过的书里,巨雅芳最喜欢的是冯梦龙的《三言》、阿瑟·柯南道尔的《福尔摩斯探案集》系列和讲谈社的《中国的历史》系列。谈到学校的图书馆,巨雅芳认为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很丰富,在人文方面涉及范围也很广,最喜欢的就是图书馆的读者荐购系统,图书馆暂时没有的书,荐购之后一般没多久就可以看到了。从初来药大,到即将面对的离别,图书馆一直都是她最喜欢的地方。无论何时,逛逛图书馆,总能让她内心重获平静。



  其实,说起读书,每个人都能讲出它的千般好处,只是因为忙碌,我们很少能有心情和时间坐下翻开一本书,去感受一份难得的平静。

  又是一年读书日,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去图书馆逛逛,寻找你爱的那本书?



药大人都在看:

CPU前沿|最新科研进展

跟着小药,大吉大利,一起吃鸡!

《头号玩家》萌娃“星爸”的另一层身份竟然是药大校友!

药大人,其实你的心里住着两个自己

文字:何楚娴 李如蕙

图片:佟雪瑞 高远 余星月 受访者提供

编辑:李如蕙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